激情运动员 风雨创业十八载,对标一流再出发——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十八年发展历程回望
从2006年到2024年,跨越五个奥运周期、亮相五次亚运舞台、征战四届全运赛场,过去十八年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健儿们在各级别赛场上用优异表现,展示了江苏竞技体育的风采与魅力。也正是在这十八年间,从零开始一路走来的训练中心,通过自身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行,不仅为江苏竞技体育发展增添了有力支撑,也为中国体育发展作出了“江苏贡献”,成为江苏全力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缩影之一的同时,彰显出了属于仙林体育人无畏向前、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2006年至2009年:从零起步踏上创业路
2006年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组建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8月,训练中心开始运行,11月,首批运动队正式入驻。此后的三年,怀揣着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仙林体育人在这片土地上开启了从零起步的创业之路,不仅提炼出“远志、尚勇、笃实、敬和”的价值准则,更是高质量完成了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工作。
在2006年完成项目搬迁任务后,2007年,训练中心迈入第一个全面运转年且快速完成了对自身建设的初步升级,搭建起了一室三部三科的行政管理体系;筹备成立了训练中心党委、团委、工会及其分支机构,创造性地推选产生了训练中心运动员委员会;编印下发了《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规章制度汇编(试行本)》以加强中心规章制度建设。
此后的两年,训练中心一方面通过实际工作完善制度建设,一方面出台针对运动员管理的政策性文件,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综合保障体系。
四年创业期中,训练中心共有12名运动员、6名教练员、1名队医成功入选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助力中国军团在女子马拉松、女子沙滩排球、女子篮球、男子排球等项目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获得6金1银1铜。
2009年,在训练中心第一次大考——第十一届全运会赛场上,训练中心共有142名运动员参赛,并获得7金9银12 铜,为江苏代表团完成“进前三”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至2013年:首个完整周期展现实力
2010年是第十二届全运会周期的开局之年,也是训练中心首个备战完整周期的起步之年。
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四年间,在省体育局的指导下,训练中心一方面完善优化了项目布局;另一方面,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加速提升训练中心硬件设施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四年间,根据省政府和省体育局部署,训练中心与南京体院、栖霞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初步完成资源共享。
作为训练基地,在第一次迈入完整备战周期之后,训练中心得以更加系统性规划和安排各运动队的训练备战工作,并通过参赛初步展现出了训练中心的实力与发展潜力。广州亚运会上,训练中心15名运动员助力中国队斩获包括男女沙滩排球、男女篮球、男子4×100米接力、女子马拉松等多个项目冠军。伦敦奥运会上,训练中心12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并最终收获一枚奥运银牌。
第十二届全运会决战赛场上,整整努力了四年的训练中心健儿们一口气拿下13金13银12铜,为江苏代表团完成“保五争四”的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至2017年:迈向成熟奥运赛场终破冰
经历前两个周期的摸索之后,训练中心在第十三届全运会周期整体发展逐渐步入相对成熟阶段。
从2014年到2017年,以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为依托,训练中心先后成立江苏中天钢铁女子排球俱乐部、江苏五台山女子篮球俱乐部、江苏铁人田径俱乐部、江苏正荣男排俱乐部,从而推动训练中心重点项目在职业化发展道路上大步前进。
伴随着越来越成熟的发展脚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训练中心终达所愿。训练中心健儿共获得3人次金牌,1人次第五名,创造了参加奥运会以来最好成绩。其中,惠若琪、张常宁、龚翔宇与队友通力合作,不仅帮助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更实现了训练中心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仁川亚运会上,14名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训练中心健儿,斩获1金3银4铜;南京青奥会上,12名入选南京青奥会中国代表团的训练中心健儿,收获2枚金牌及2个表演项目冠军。
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训练中心共获得全运会5金12银7铜,为江苏代表团完成“保五争三”的任务目标作出了应有贡献。特别是女排成年组继2006年圆梦里约、2017年首夺全国联赛冠军后,又站上了全运会冠军的最高领奖台。在2015年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训练中心共获得8金4银8铜,超额完成省体育局下达的一青会任务。
2018年至2021年:厚积薄发创造全新历史
三个全运周期的沉淀、数届世界大赛的洗礼,来到第十四届全运会周期的训练中心已经拥有了更加稳固的发展根基、更加扎实的软硬件条件,并顺势在各个赛场助力江苏健儿拿出了更具实力的赛场表现。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训练中心共有25名运动员入选,共夺得5金3银1铜,并打破一项赛会纪录,创造了训练中心在境外参加亚运会的历史最佳战绩。
2019年面对“期中考试”——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训练中心共获得36金36银28铜,共计100枚奖牌及199个名次,金牌、奖牌数和名次均位列省体育局各训练单位之首,并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事实上,在整个周期健儿们亮眼的参赛成绩背后,固然有此前数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但在2018年至2021年的四年间,训练中心更通过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发展模式等方式,为中心自身发展、为各支队伍备战参赛注入活力。例如,依托省局与总局小球中心签订联办中国(江苏)国家橄榄球俱乐部队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橄榄球项目发展新路径;新组建成立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与国家共建集训队等。
当所有努力最终汇聚到决战的舞台,2021年,12名运动员入选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并斩获1枚铜牌;在同年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此前相关比赛上,训练中心共获得21金19银10铜,在全省各训练单位中位列贡献度首位,金牌、奖牌数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训练中心自成立以来参加历届全运会的最好成绩,助力江苏代表团圆满完成了“参赛成绩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任务。
2022年至2024年:对标世界一流奋斗再出发
十四届全运会之后,训练中心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之旅。
2022年,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局之年,训练中心提出“育一流竞技人才,建一流训练基地”的“双一流”发展总体目标,连续三年以“调整启动”“规范提升”“巩固强化”为年度主线,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更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发展机制。
十五届全运会周期,训练中心以“双一流”为目标,始终聚焦“训练备战、赛场决胜”的主责主业,正在奋力谱写建设“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体育训练基地新篇章:在训练、竞赛、人事、教育、医疗、科研、场馆、膳食、反兴奋剂等各项工作上取得阶段成果。在确定“一馆两翼”工程规划的基础上启动“三期建设”,推动训练中心面貌有了新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全链条党建文化工作模式、做强做优项目中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数字化训练设施、强化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等。以新时代创业精神,不断推进训练中心在设施、环境、场馆等方面新变化,全力以赴巩固和推进训练中心崭新的发展态势和面貌。
短短3年间,训练中心由内而外全面焕新的精神面貌,也促使健儿们在赛场上实现了新的突破: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训练中心共有21名运动员参加5个大项10个小项比赛,勇夺1银1铜两枚奖牌,圆满实现了训练中心奥运会参赛“入选人数创新高、竞赛成绩新突破”的目标,其中赵杰获得女子链球季军,是江苏田径在奥运会田赛项目上的首枚奖牌。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训练中心共获得10金5银2铜,获金牌、奖牌数及获奖人数全面超历史,圆满实现“为国争光新突破,亚运成绩创新高”的参赛目标,在主要竞争省份对手中处于领先位置;首届全国学青会上,训练中心共获得28金19银15铜,贡献度位居全省训练单位前列。
此外,随着王嘉男获得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金牌,实现亚洲突破;武术散打小将唐思硕勇夺世锦赛冠军,助力训练中心连续两年培养出新的世界冠军。经过18年发展历程,训练中心已培养出23位世界冠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
校对 徐珩激情运动员